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打不死的“小强”也可以救人一命

2025-08-27 19:37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打不死的“小强”也可以救人一命

※本文含有大量“小强”动图,你可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看到“小强”二字,你联想到了什么?

没错

就是它

学名叫蟑螂

蟑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它们生存繁殖能力强,难以捕捉又 “无孔不入”令人十分头疼。

不过,它们这种适应狭窄缝隙的能力则引来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如果能借鉴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机器人们也可以变得更加适应狭窄崎岖的地形,或许会在地震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科学家们就对蟑螂的钻缝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者选择了美洲大蠊(个头最大的蟑螂)作为实验对象,并给它们设置了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狭缝逃生”挑战。结果发现,蟑螂们的表现的确惊人,即使当缝隙高度只剩下3毫米时(这仅相当于蟑螂身体高度的1/4),蟑螂依然能够顺利完成挑战。而且,整个钻缝过程只需要几百毫秒时间。

蟑螂钻过3毫米窄缝,10倍慢放

为了分析蟑螂身体的压缩潜力,科学家们还人为地“压扁”蟑螂,测量了它们所能承受的压缩极限。结果发现,当承受着300倍于自身体重的压缩力时,蟑螂依然可以在狭窄的缝隙中移动;而当受力提高至体重的将近900倍时,看似“压成饼”的蟑螂其实还没有受伤。

要挤扁了!其实这只蟑螂并没有受伤

在分析了蟑螂的钻缝技能之后,科学家们建立起了“窄缝爬行”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蟑螂机器人的雏形。这个机器人无论是外壳还是内部的“腿”结构都能在受压时自动变形,在压力解除时也会很快自动恢复。

不怕挤压的外壳和内部结构

目前,蟑螂机器人已经可以顺利通过不到自己身高一半的狭窄空间,这也使得它们拥有了钻进废墟瓦砾搜救生还者的潜能。

在被压缩50%之后,机器人依然可以顺利前进

目前的原型机看起来还不甚完美,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伸缩自如的“机器蟑螂”或许就会真正成为拯救生命的救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