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康有为与维新变法、公车上书

2025-08-27 12:30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康有为与维新变法、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朝野激愤。

那些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先进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国强国运动——维新变法。

领导这次变法运动的,是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士人康有为。

康有为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但也游历过香港、上海等地,获得了不少西方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进步、优越之处。

康有为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与列强的凶贪,万分忧愤,趁进京应试之机向光绪皇帝上书。

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他联合各省应式“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皇帝,系统阐述变法维新的新主张,即实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上述内容被广泛传播,从此揭开了戊戌维新思潮的序幕,康有为也当然成为这一运动的领袖,他的学生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深受其影响,也都成了运动的骨干人物。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有机会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强国的主张受到了光绪帝的重视,光绪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hé亲自拜访康有为,商讨变法。

有了光绪帝的支持,使变法活动取得有利的政治条件,从而迅速高涨起来。

有梁启超、麦孟华等编辑撰稿,宣传变法强国,大量刊印,发送到在京官员手中。帝党官员翰林院学士组织了研讨时政的政治组织——强学会。许多爱国官员和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强学会”。

“强学会”组织的迅速扩大,引起了朝中顽固守旧派势力及“后党”官员的恐慌,他们弹劾康有为等人谋反,康有为被迫离京。

不久,京沪两地“强学会”及所办的《中外纪闻》、《强学报》被查禁。

ps:❶“公车”据说汉朝时,凡是被征举的读书人进京接受考核,都由国家配备马车来回接送,因此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二字作为举人进京应试的代称。

❷ 帝党,特指1898年戊戌变法时以光绪帝为首的政治集团。

❸后党,在晚清时期通常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政治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