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你可能不知道的“成化犁庭”

2025-08-08 08:35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你可能不知道的“成化犁庭”

“成化犁庭”来源于明朝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对建州女真部落发动的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犁庭”这个词出自《汉书·匈奴传下》,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意思是说,在将匈奴全都驱赶消灭后,在那里设置郡县,让中央王朝的权力将其管理起来。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整片土地被犁过一遍大变样子。

“成化犁庭”又名丁亥之役,时间为1467年,丁亥猪年。

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已经第4个年头,建州女真一直不断骚扰劫掠边境。

建州女真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明朝永乐年间,女真部落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女真族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东海女真分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等地。1403年(永乐元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进京朝见,成祖以其所部置卫,袭建州之故名,命为建州卫,建州女真之名始于此。后又分出建州左卫。

1442年(正统七年)建州左卫发生“卫印之争”,即争夺领导权。明廷为了平息纷争,将建州左卫分为左、右二卫。此时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以建州卫势力最大,首领李满住升任都督同知。

三卫在李满住、董山的带领下屡次犯边抢掠,成为明廷辽东的最大边患,明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女真入犯,明朝总兵郑宏战败。明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海西、建州女真复入鸦鹘关(今新宾苇子峪镇三道关)。明都指挥史邓佐在双岭中女真人的埋伏战死。三月复入连山关,掠开原、抚顺,窥铁岭、宁远等地。一时间边境军民哀声遍野,死伤惨重,已经到了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1467年(成化三年)董山等人在接受明廷招抚后,进京朝贡。此次进京董山等人依旧是桀骜不驯,不服管教,朝廷本意将其羁縻于京,消除叛乱,但边境依旧是骚扰不断,于是便将其押解回辽东,不料半路董山意欲逃跑,被明军击杀。

见此情景,宪宗朱见深恼怒,准备派大军踏平建州三卫。

成化三年九月,朱见深派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命令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建州女真人蒙受了灭顶之灾。明军主将赵辅在其《平夷赋》中描述道:“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虏境以之萧条。”

经一个月的剿杀,建州女真被杀者千余人,明军夺回奴隶(即阿哈)一千多口,破寨四五百座,牛、马、家畜等积蓄也都荡然无存(《全辽志》卷六)。显然,女真部落的损失是远大于明军的斩首与俘获的。

在此战中,受明廷调遣的朝鲜大军,在主帅弼商的指挥下,以精兵万余人越过鸭绿江,分道扑向建州卫所在地婆猪江两岸与吾尔府等处。朝鲜军兵所过之处,焚烧村寨,捣荡屯落,遇青壮而杀,逢老幼而俘。朝鲜和建州卫之间一直有土地之争,是以此次出征乃是全力以赴。

经此一战,女真人实力大减。但十年后,他们又死灰复燃,继续骚扰边境。朝廷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再次出兵痛击建州女真,这一次直接将女真人打的百余年没有缓过劲。

成化犁庭恢复了东北方向的安宁,稳固了帝国在东北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