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抗击外寇数百年的国之精锐,为何被人遗忘

2025-08-06 16:10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广西狼兵“雄于天下”,抗击外寇数百年的国之精锐,为何被人遗忘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广西朋友开玩笑自嘲到“我们广西人只会安安静静地砍甘蔗”,虽然至今没有弄明白这个可爱的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广西给人的感觉,也确实是十万大山中孕育的那种沉稳和朴实。但是如果真正了解广西的历史,可能你就会觉得这样的认识太过片面。一把蝎尾枪,一顶托尼钢盔,曾是两个历史时代广西人蛮劲骁勇的证明,一支铁血狼兵,更是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百年之久。

狼兵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都被人遗忘的名字,可能这也正是因为这只军队有着和道家一般“乱世出山,盛世隐居”处世思想。所以只有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你才会看到这只神秘的岭南“狼兵”。

狼兵其实正确的叫法应该是“俍兵”,是明朝中期,广西地区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狼兵的神秘,在于它的起源在史书中都不可考,清朝嘉庆年间就有“俍兵初制无考”的官方记载。明朝时期的狼兵是明军在西南的重要守备力量,主要负责地方剿匪。因为初期狼兵军纪涣散,又缺少制约,所以欺压百姓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所过剽掠劫杀,鸡犬不遗”。百姓畏惧狼兵更甚于土匪,还称其为“猴兵”、“猿兵”。

而狼兵真正脱胎换骨,应该得益于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广西壮族的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瓦氏夫人本名岑花,在丈夫田州土官岑猛和儿子都死于战乱之中后,瓦氏夫人就成为广西田州的代理主政。后来倭寇袭扰东南,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向朝廷请愿讨贼,亲自率领7500人的广西狼兵奔赴沿海抗倭。

瓦氏夫人白发出征,大有《杨家将》中佘太君挂帅的风采。在金山卫一战中,瓦氏夫人还亲自披发舞刀冲阵杀敌,手下广西军士更是无不振奋,大破倭寇,毙敌4000余人。这一战,彻底打出了广西狼兵的赫赫威名,倭寇只要在战场上看到手拿蝎尾枪的广西军,无不心生畏惧。

自此之后,狼兵转战四方,一直奋战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最前线。明末袁崇焕宁远大败满清八旗,守城的就有6000广西狼兵。清末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狼兵更是打败了武器先进的法国侵略者。“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赫赫威名也响彻天下。

抗日战争时期,头戴英式托尼钢盔的桂军是最早奔赴抗战前线的部队之一。淞沪会战,桂军17个团3万多人在蕰藻浜南岸和日军血战3天,甚至对日军发起了反冲锋,“勇士死国”的广西将士视死如归,彻底打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从淞沪、徐州、武汉,最后到故土广西,广西儿郎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道血肉长城,誓死守土卫国。

“狼兵素勇,为贼所惮”,这是《明实录》中对狼兵的评价。自狼兵诞生之日起,他们就一直承担着抗击外寇的民族使命。从明朝一直到近代百年之间,狼兵的足迹更是踏遍了祖国的四方边境。有将士如此,国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