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巴蜀奇才尹昌衡,27岁当川督平叛西藏立功,36岁归隐从文著作等身

2025-07-30 09:49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巴蜀奇才尹昌衡,27岁当川督平叛西藏立功,36岁归隐从文著作等身

赵尔丰在川边藏区推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设立郡县)”政策,固守了西南边疆,其功劳堪比左宗棠收复新疆。

有意思的是,将赵尔丰斩首示众的尹昌衡也曾西征川边,三个月平息了西藏叛乱,迫使十三世达赖喇嘛主动求和、放弃独立图谋,有力维护西南边疆的稳定,亦功不可没。

尹昌衡一生,先从武后从文,年纪轻轻却文武双修,堪称巴蜀奇才。

01

27岁成四川都督

尹昌衡,四川彭县(今彭州)人,18岁考入四川武备学堂,后由学堂选送日本留学。

尹昌衡

回川后,在四川新军第十七镇,因军中高级职务多由外省人担任,引川籍军人不满,逐形成排外的川籍军人集团,而尹昌衡因表现抢眼逐成这个集团的领袖。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尔丰迫于形势交出四川的军政大权,“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尹昌衡被川籍军人拥戴成为军政府的军政部长。

后军政府因经费不足拒绝扩编一镇新军,这使得很多军官升官的愿望落空。12月8日,部分军官士兵哗变,军政府正、副都督狼狈出逃,尹昌衡却率兵一举平定了兵乱。

事后,原都督请辞,尹昌衡受推举成为都督,年仅27岁!!

02

斩首赵尔丰

尹昌衡猜疑成都兵变背后有赵尔丰的支持,再加上赵手里还有3000多名边防军,尹决定除之而后快。

尹昌衡没有正面硬刚赵尔丰,而是跟赵谈妥,政府军形式上接管那3000多名边防军,先取得了赵的信任,后调集重火力包围了边防军,迫使边防军缴械投降。

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派陶泽锟带兵冲入赵尔丰家中将赵抓获,后经公审将其斩首示众,赵尔丰死前大骂尹昌衡。

赵尔丰被斩首示众

但军政府并未加害赵尔丰的家人,曾在告示中明示“病妻弱子,罪不及拿”。现代作家赵珩就是赵尔丰的曾孙,在其书中就曾记录其祖父一行兄弟二人逃出成都。

1914年3月24日,袁世凯颁发大总统令,要国务院为赵尔丰“从优议恤”并 宣付“史馆立传”。

03

平定西藏叛乱

民国二年(1913年),那位被赵尔丰赶跑到英属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回到西藏后又在英国的唆使下叛乱,发兵占领了川边康地的巴塘、理塘,直逼康定。

对此,尹昌衡多次致电北京政府,指出“藏亡则边地不受,边失则全国皆亡”,表示愿率兵西征。

获准后,7月10日,尹昌衡亲率西征军2500余人,自成都出发,29日抵达康定。8月,西征军在收复雅江后兵分两路,南路进逼理塘,北路直扑昌都,一路所向披靡。

“昌都保全,巴塘困解,理塘克服,贡觉收复,三岩继定”,不到三个月,川西康地尽数收复。本打算打到拉萨,但因英国人干涉,改征讨为安抚,尹昌衡又被任命兼川边镇抚使。

西征期间,尹昌衡严令部队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扰民,得到藏民的支持,现在的太昭古城就是以尹昌衡的“号”命名。

04

36岁归隐,潜心从文

尹昌衡收复川西后,声威大震,这引起袁世凯的忌惮。袁世凯以议决边务为名,将尹昌衡传至北京,诱以高官厚禄,但遭到尹昌衡拒绝,尹曾当面质问袁世凯:“武夫出死入生为国家卫藩篱,中央奈何不顾而汲汲斗骨肉?”

袁世凯大怒,遂捏造“亏空公款”的罪名,将尹昌衡逮捕并判处九年徒刑。

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黎元洪继任,尹昌衡被特赦出狱,后辗转回到四川,此时四川已被刘湘等人控制。刘湘对尹昌衡不放心,尹于1920年8月5日发布了《归隐宣言书》,此时尹36岁。

尹昌衡故居

自此,尹昌衡潜心从文,有诸多著作传世,如《止园维白论》。

1953年,尹昌衡病故于重庆,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