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1269亿造了个面子工程?港珠澳大桥寿命120年,200年都回不了本?

2025-10-18 04:43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1269亿造了个面子工程?港珠澳大桥寿命120年,200年都回不了本?

花1269亿人民币建成的港珠澳大桥,通行车辆少,通行要求高,每年大桥收入低,200年都回不了本,这就是一个纯纯的面子工程。

去年底,今年初这类文章可谓是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把港珠澳大桥说的一无是处,港珠澳大桥真的这么拉垮吗?港珠澳大桥真像他们说的一样,120年的使用寿命,200年都回不了本?

新时代的工程奇迹

港珠澳大桥不可不说成是一项工程奇迹,其惊人的工程规模、复杂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以及所展现的技术创新,都为这一称谓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顾名思义,港珠澳大桥就是把香港、珠海和澳门连接起来的一座大型跨海桥梁,全长约55公里,包括长达29.6公里的主体桥梁和6.7公里的水下人工岛隧道。这座桥梁的规模之巨是前所未有的,超越了以往类似工程的极限,展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卓越水平。

我们单说总长约55公里,就使他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设计初衷就是便利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也拉近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现代桥梁工程的杰出代表。

它建造奇迹还体现在其海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上。这座海底隧道全长约6.7公里,为了穿越珠江口的深海区域,工程师们采用了先进的海底隧道技术,将桥梁与隧道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水域交通的难题。要知道在这之前,水下沉管技术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

在海下隧道的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还克服了深海水压、海床地质条件海域深度、海流、泥沙沉积等多重挑战。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海底隧道施工技术等创新手段,成功地应对了自然环境的多方面压力。

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上体现了多种先进的工程理念。桥梁结构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悬索桥1860 MPa斜拉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高强度预应力粗钢筋等多种技术,以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依然保持卓越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大桥还运用了先进的材料科技,比如钢管复合桩啊、提高了结构的抗风、抗震等能力,使得其能够在极端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持卓越的表现。用于桥梁基础,提高稳定性。这也就是其高昂造价的原因!不过大头都是香港政府出资。

说了这么多,有人肯定不乐意。觉得笔者就是在吹这桥多厉害,有那么多先进技术又咋样,还不是没人走,没车过。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年没几辆车过的港珠澳大桥”

现在您随便一搜这个标题,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真是铺天盖地,都在说港珠澳大桥没几辆车通过,那他们说的是事实吗?还真是事实,但是!他们用的数据是2018年那会的。大哥,都2024年了,写点文章咱就是说不能用新数据吗,不能用事实说话吗?

刚通车那年2018年,质疑港珠澳大桥回不了本的就是BBC,文中写到大桥车少,这是一个没有经济回报的东西。

再来看看美国的abcNEWs,他们说,允许在桥上行驶的所有车辆,包括卡车、旅游巴士、班车和部分私家车,都需要获得所有三个司法管辖区的许可。所有三个司法管辖区还要求乘客办理移民和海关手续。

以上这两篇文章就是我们近来能看到的那些文章的观点的主要来源。这两个媒体在国际上都有众多读者,难道说他们写的都要被奉为真相?再说了以上这些是人2018年写的,咱就是说,写文章就不能查查最新数据吗?很难吗?

我们先来看第一问题,港珠澳大桥到底有没有车走。以下是我国的《经济日报》给出的最新数据,就在今年(2024.2)。

2023年,港珠澳大桥进出境货车超57.56万辆次,增长25%;货运量259.76万吨,增长16.34%。口岸验放进出境客车268万辆次,比上年增长1.35倍。同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逾1630万人次,为2019年的1.29倍。

拿着刚通车时候的数据,你写一篇文章告诉大众,港珠澳大桥,一个面子工程,又贵又没人走?麻烦自己看看车次数据,这叫没车走?2023年出入境旅客1630万,是19年的1.29倍,随便算一下,就能知道2019年大概有1263.5万人,这叫没人去?

大桥通车5年多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突破7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突破1000亿元。

你管这叫没经济效益?这都叫没有经济效益了,那只能几百年后是月球空港和地球对接才算经济效益了吧?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也是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不是老百姓不想走,是要上桥要大陆、澳门、香港三地的通行证”,“难啊,把老百姓卡死了”。

笔者看到这,真被他们逗乐了,这些人说话纯纯没有逻辑,咱先不说,走这座桥要不要三地通行证、三地车牌这个问题。咱先说最基础的逻辑,就没有这座桥,你要去香港、你要去澳门不是也要通行证吗?你坐飞机去不要?坐船去不要?这还能怪桥?

这座桥建设出来的首要目的是啥,是为了经济交流能更加便利,之前需要好几个小时,现在只要45分钟,方便了物流方便了旅游,笔者就想问问这些喷子,说上桥难的这些人,你要去拉货吗?

我知道写到这,还有人不信,既然港珠澳大桥通行那么严格,哪来的那么多的车辆通行,都是“特权车”?别着急,我继续跟您讲。

港珠澳的答卷不让人失望

有人说,我就是想去旅游,我不能开私家车吗?退一步讲,你要去旅游,你也得有港澳通行证啊,你报团、坐船、坐飞机你都要啊,又不是走桥就不用,港澳台通行证,不是新概念,10年前你去这三个地区旅游也需要,又不是专门给桥开设的。

再给你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要通行证,你不看看一堆车去,这两个小地方能不能承受住?先看澳门,澳门的总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你别看这么小的地盘,但是论汽车密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澳门还高的了。

澳门最长处12公里,最宽处5公里,根据2023年澳门政府的数据,澳门注册机动车目前有25万辆,可想而知澳门的交通有多么拥挤?澳门的交通状况相当复杂,如果还不限制的开放车辆进入,怕是只会出现游客堵在路上,本地人也遭心的情况。啊不,现在的澳门就堵得让人遭心。

香港就更不用说,出了名的堵车,2019年至2023年期间的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为7.3651,这意味着香港的交通状况已经相当拥挤。1点几算较为通畅,3点几算拥堵,香港的7.3651自己体会吧。

你说你要旅游,香港、澳门政府别限制进入了,你问问当地老百姓答不答应?都不用说香港澳门了,你外地非要自驾去北京,你看让不让你进就完事了。北京本地限号都那么堵,哪有空余交通流量再分给外地车辆?纯为了黑而黑真没意思。

其实大部分通行的车辆主要以货车为主,这直接导致了珠海注册企业从通车前,到2023年直接增加5000多家公司。那么对于货车,这种卸货及走的车辆,港珠澳大桥直接改变了之前的物流网络,使得成本降低,企业都愿意走,自然给自家的车都办理了相关通行证。

去年年底(2023),由于答卷还挺满意,所以珠海市还专门发布措施,更大程度上的便利来往的货车。司机师傅停车一次,就可以一次性办理所有的通关手续,并且非常的迅速。

对于游客来说,真想感受一下这座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魅力,可以选择报个团。而且还有个新政策,去年12月还有个新项目落地,就是你要走港珠澳大桥去香港国际机场,你可以边检之后直接去机场而不要你的入境通行证。

结语

港珠澳大桥,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不仅是一项工程壮举,更是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的纽带。这些质疑的文章,好像根本不关注事实,但数据和现实都在证明它的价值。

“什么面子工程”、“什么两百年回不了本”、“什么一年没有几辆车过”,全是谣言!希望读者朋友擦亮眼睛,别被居心不良的人带了节奏。

参考资料

港珠澳大桥交出亮丽成绩单;经济日报,2023
这一利好政策,12月12日开始实施;光明网,2023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BBC News,2018
中国开通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和隧道,连接香港、澳门与内地;abcNews
《珠海市关于加快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珠海市商务局,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