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 | 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全球沸腾"时代已至,我们该如何应对?
环保科普 | 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全球沸腾"时代已至,我们该如何应对?
世界气象组织3月19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
2023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世界气象组织已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2023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而最热年份这一纪录有可能在2024年继续被打破。
202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21世纪以来极端暖事件频发
破纪录已成常态
我国超八成国家级气象站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出现在21世纪,而近三年,最低气温最高值打破纪录的站点更是高达714个,这一数字比以往任何一个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以重庆沙坪坝站为例,2022年之前,该站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为32.8℃。但在2022年7月至8月的高温过程中,这个纪录先后六次被打破,最后定格在了34.9℃,将原纪录提高了整整2.1℃。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现在夏天更热了,但冬天并没有更暖和,被“冻哭”也是常有的事儿。人们不禁要问,说好的全球变暖呢?
其实,全球变暖与强寒潮并不矛盾。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普遍而均匀的升温,而是热得更极端,冷得也更极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出现明显增温,大气经向型环流更加突出,这些都有利于强寒潮的出现。
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至3倍。在增温趋势下,北极涡旋减弱,对极涡内的冷空气控制力也相应减弱,因此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分裂南下影响我国,形成寒潮。
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大气变得不稳定,经向型环流更加突出,也就是高压脊更强,低压槽更深。低压槽就像在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滑梯,冷空气更容易顺着滑梯倾泻而下,深入南下影响我国,带来剧烈降温;而在高压脊控制下,气温又会一路攀升,经常暖到破纪录。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秋冬季经常遭遇极端冷暖转换的主要原因。
给地球降温
我们能做些什么?
世界气象日历年主题很少涉及气候行动,今年的主题“气候行动最前线”也从侧面反应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感,以及各方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我国是较早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国家之一。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我国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组织机构,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全国林草植被总碳储量达到114.43亿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成为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4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为气象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2.4分,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损失5600亿元,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成效显著。
面对愈加频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预警。相关统计显示,如果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形成了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救灾工作机制,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还建成了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为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灾害预警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人类如何通过行动给地球降温的问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传峰认为,减排是关键。同时,相比碳去除技术,太阳辐射干预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实现给地球降温的效果,但风险和不确定性大。
近年来,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也致力于向公众宣传气候变化现状,深入城市、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唤醒公众低碳环保意识。
“全球沸腾”时代已经来临,各国应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来源: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
-
- 多米尼加——被遗忘的加勒比海岛
-
2025-09-07 21:48:25
-
- 爱笑与不爱笑的孩子差别大?美国研究发现:爱笑的孩子更聪明
-
2025-09-07 21:46:11
-
- 《大学专业知多少?》之十二:新闻传播学类
-
2025-09-07 21:43:56
-
- 重磅!亳州高铁提速!到这些地方时长大大缩短...
-
2025-09-07 21:41:41
-
- 卤味为啥卖不动了?看完网友分享,太真实了
-
2025-09-07 21:39:26
-
- CBA新赛季20大球星!张镇麟排第六,胡明轩排第九,第一实至名归
-
2025-09-07 21:37:12
-
- 1到21,长春汽博会走过25年
-
2025-09-07 21:34:56
-
- 【战犯】土肥原贤二:揭开那位罪行纷纷的日本战犯(四)
-
2025-09-07 21:32:42
-
- 诗朗诵《不忘初心,逐梦远航》
-
2025-09-07 21:30:27
-
- 推荐6部欧美高分硬核战争电影,剧情过硬,画面超震撼!
-
2025-09-07 01:59:14
-
- 三次毁坏,两次重建,一次修缮,望海楼教堂命运多舛
-
2025-09-07 01:56:59
-
- 前河北首富杨卓舒:配12个女秘书,骗40万投资者百亿,后锒铛入狱
-
2025-09-07 01:54:44
-
- 这部根据真实人物改编谍战剧《香草美人》讲述民国才女的间谍人生
-
2025-09-07 01:52:30
-
- 京山宋河集镇剪影
-
2025-09-07 01:50:15
-
- 不装了?美国罕见邀中国进行联合军演,中方的回应出乎意料
-
2025-09-07 01:48:00
-
- 不怕规模小,一天挣一千没问题,这2个冷门生意投入小,一人可做
-
2025-09-07 01:45:45
-
- 2月7日,周三愉快,早安吉祥,最美早安图片祝福问候语送给您!
-
2025-09-07 01:43:30
-
- 写真集《笑容的剪刀石头布》by 守屋丽奈:记录青春与梦想的瞬间
-
2025-09-07 01:41:15
-
- 姥姥的忠告:做人不要太老实,3个原因再扎心,也要牢记
-
2025-09-07 01:39:00
-
- 共和国划出的第一道国家安全红线之三八线
-
2025-09-04 17: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