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1974年,一颗神秘气球飘到河北上空,中央下令务必将其击落

2025-04-27 03:27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1974年,一颗神秘气球飘到河北上空,中央下令务必将其击落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都很喜欢研究一些新式侦查武器,特别是在美苏冷战期间,他们经常派遣各种侦察机“刺探敌情”,1974年,美国竟研发出了外形像气球的侦查武器,帮助美国获取了大量情报。面对这庞大的家伙,很多国家都束手无策,最后却被我国空军击落了,怎么办到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1974年5月中旬,一颗直径为15米的气球,出现在苏联的西伯利亚上空,这个场面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出现在苏联上空了,和往常一样,苏联空军迅速出动米格-19和米格-21等先进战机,开始拦截这个气球,飞行了一段时间后,飞行员觉得十分生气,而地面也指挥他们,让他们赶紧把这气球击落!

可是,无论飞行员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带着侦查摄像头的气球击落,后来,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气球在空中飘着,却不能将其击落,那么,以苏联当年的军事实力,为何连美国个气球都打不下来呢?

原来,侦察机器做成气球形状是有原因的,这种气球是特制的,能在4万米的高空飞行,4万米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在空中的大气同温层。因此,如果要击落这个气球,首先得注意同温层有没有雨雪云雾的情况出现,同时,那个高度的天空也是漆黑一片,对飞行员观察这个气球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这气球直径15米,飞行的速度又比较慢,在高空中仿佛静止的状态,所以如果飞行员想要击落它,就得非常灵活的注意到周边环境,不仅要操控好飞机的飞行方向,还要随时躲避气球,如果要是不小心撞上,那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

而且,这样的飞行高度,战机一旦开火,就容易造成发动机不灵,后期产生的后坐力也容易让飞机失去速度,同样会让人机毁人亡!

那么,既然在高空中击落气球不现实,那么,在地面的武器能不能做到呢?答案是不能,当时苏联军事已经非常先进,但是他们最好的一款防空导弹也只能射到高空34000米处,距离40000米正好差6000米,所以苏联只能看着这气球经常在上空光顾,却没办法击落。

不过,之后在苏联战机的驱离下,这个气球慢慢地从苏联上空飘走,飞到了我国上空,这个时候正值夏天,老百姓都在田里干活呢,一抬头就看到了天空中的这个庞然大物。

面对这个新奇的家伙,老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是外国的什么新式飞机,还有的说看起来像是大气球,还有的人则认为这光天化日之下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外星人乘坐的工具,他们飘在天上就是为了监视人类的活动!这越说越离谱,有些人甚至还害怕地回家了。

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巨型气球很快就引起了空军部队的注意,他们认为,突然出现的这个侦查气球会导致老百姓陷入恐惧中,所以迅速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周总理,之后中央下达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击毁!

其实,中央知道这个侦查气球之前就在其他国家出现过,大家都难以将其击落,那么,为何我们中央领导会下令让空军击落呢?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美国认为我国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因此在我国可以降低气球的飞行高度,这样还可以让气球上的摄像机将地面拍的更清楚,然后再传回美国。

所以,美国认为气球在我国无需过度防备,我国是没有能力将它击落的,因此,他们直接让气球从4万米的高空,降到了不到2万米,并开始疯狂地拍摄地面信息,而这种流氓行为很明显就是不把我国放在眼里,我国怎么能让美国这么在太岁头上动土呢?于是,空军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从飞行员中挑选了4名优秀飞行员,让他们驾驶着4架飞机,轮流升空作战。

一开始,4名飞行员以10分钟为限,轮流在空中拦截间谍气球,准备距离气球1000米到2000米的时候,再提高射击角度,再击落气球。15日上午9点多,气球慢慢飘到了我国河北省易县附近,此时4架战机已经等候多时,等到我军的命令一发,第一架战机腾空而起。

随后,第一架战机的飞行员在操控飞机起飞后,迅速按下发射按钮,可惜却没有射中气球,紧接着时间到了,第二架战机又起飞,吸取了前一个人的经验,第二位飞行员在距离战机越来越近之后,也发射了炮弹,但是却像上次一样,没有击中气球,接连两次失败的飞行,让后面的人压力满满。

很快,第三架飞机也腾空而起,接着,他收到了指挥员的指挥,往更高处飞去,瞄准气球后,发射炮弹,但是依旧向前两次一样,没有射中目标,此时本应该降低高度返程的飞行员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直接听命令,而是在脑中迅速做出一个决定既然这1000-2000米的距离没办法打到气球,那么他就靠近一点打,将距离缩短到400米-600米,然后再提高飞机射击的角度,这样就能缩小误差,同时在射击的时候,从命中率较低的弹炮射击,变成3炮齐发。

时间非常紧迫,他还没来得及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就迅速地接近气球,这个时候,地面的人以为他疯了,结果在战机距离气球400米的死后,他迅速按下炮弹按钮,三炮齐发,同时伴随着一声巨大的声音,气球“砰”的爆炸了,此时的大家在心里为他捏着一把汗,毕竟刚刚他的行为十分危险,这么高的地方三炮齐发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缺氧,进而机毁人亡。

结果,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及时将危机解除,顺利并安全地返回了陆地,而他虽然安全着陆了,但是心里一直记着自己私自改变计划的事,于是一下飞机就韩进向上级作出检讨,不过上级看在他立功的份上,并没有追究责任。

这名击落美国侦察气球的飞行员名叫董培,他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知道后亲自批示他为工农兵模范英雄,并邀请他在国庆25周年的时候,出席那次招待会,同时,由于这次他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上级将他从中队长升为大队长。

而之后,苏联为了能击落这种侦察气球,经过多年研究,到1982年才研究出来M-17平流层高空气球截击机,可惜,这个武器研发时间太晚了,当时我国已经成功将美军的间谍气球击落,完成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完成不了的任务。这个时候一定有人想知道,咱们的飞行员董培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么厉害?下面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董培1938年出生于广西柳江县一个农村家庭,别看他出身不是很好,但是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所以格外被家人喜爱和重视,当然他也并没有辜负家人的宠爱,董培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一直都很好。

1956年空军部队来到柳州一中招收飞行员,这是部队第一次在地方学校展开飞行员选拔,而这个时候,董培即将中学毕业,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学校看他是家里的独子,就没有安排他参加这次的选拔,安排了一批体育生参选,结果这些人全被刷下来了。成为一名飞行员是多么光荣的事,可是现在学校认为最有希望的一批人都没被选上,万分焦急之下,校长只能让全员参加。

之后,董培就报了名,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全校的学生就董培和另一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并且之后的所有检查和体检都通过了,当然,之后董培就顺利的进入了航空预校学习,在那里,他经过一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学习了理论知识,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废寝忘食的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董培的努力下,他很快就踏上了驾驶飞机学习的道路,巧的是,他当时正好在空军英雄赵宝桐的手下训练。董培本身就比较聪明,再加上后天的努力,而且他好像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对飞行技术有着天生的敏锐感,不久之后,他竟然超过众人,成为首个可以单飞的飞行员,就连赵宝桐都夸他优秀。

后来,董培又进入了更加高级战机的训练,学习驾驶米格15歼击机,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毕业之后的董培被分配到北京空军服役,正式开始做起飞行员,守护着祖国的蓝天。

当时美国的侦察气球飞到苏联后,大家就都已经知道了,所以在那个时候董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击落气球,而当自己知道有机会击落气球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还好最后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安全着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