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时代印记 历史丰碑-走进莒南县厉家寨

2024-10-16 01:51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时代印记 历史丰碑-走进莒南县厉家寨

文/马永清 陈强波 彦斌

8月21日,几位好友相约,慕名前往厉家寨这片热土,参观学习。

二个多小时车程后,我们一行来到了英雄的厉家寨,走进了展览馆。展厅展室共分为三层,我们随着导播的指引,依次参观。声情并茂的解说,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当年战天斗地的厉家寨。厉家寨广大群众整田治水,挥洒汗水的文字记载,翔实的图片资料和动人故事,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毛主席批示厉家寨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还处在饥饿线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尽快解决人民最基本温饱吃穿问题,成为全党全国面临的重大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厉家寨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向穷山恶水宣战,整山治水,修建良田,书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诗篇。厉家寨的田地得到彻底的整修,水利设施发展到了自流灌溉的水平,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提前8年实施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对此,毛主席于1957年10月9日欣然作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从此,大山脚下的厉家寨名扬中国,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自毛主席批示后,至七十年代,全国乃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参观团来访,总计达50多万人次。

国务院授旗

1957年2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开山劈岭,改造自然,建设山区的英雄旗帜”。

1957年12月,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英雄社战胜穷山恶水”的锦旗。

1958年9月,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厉家寨大山农业社“高举红旗乘胜前进,为达到水土保持更高标准而奋斗”的锦旗。

难以忘怀的知青情结

笔者一行在厉家寨采风的同时,挚友陈强波邀请前往莒南县朱芦镇横沟村,当年他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所在地看看。共同的命运和知青情结,他与笔者走到了一起。我们欣然前往。

在朱芦镇横沟村,陈强波饶有兴致聊起他的知青生涯,带领我们参观了知青曾住过的房舍,指引我们去拜访曾担任过知青们的文艺宣传队的队长的、72岁老人马成金。在那不平凡的岁月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四十余载的老朋友,老兄长,一见面,倍感亲切,相谈甚欢。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陈强波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但是收获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为自己当年踊跃听从党和祖国的召唤,并在那里蘸着青春热血奋斗数年而骄傲……

情系 厉家寨

昔日厉家寨,风起云涌,闻名遐迩。如今的厉家寨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过上了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在这里,青山绿水,瓜果飘香,尤其是樱桃生产,走出齐鲁,畅销国内外。作为一名知青,陈强波看到自己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欣欣尚荣,蒸蒸日上,由衷地高兴。我做为一名上海知青,也倍感欣慰,深为我们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自豪!不由自主地高喊:“祖国,我爱你!”

笔者来到厉家寨,来到这片红色的热土,深受鼓舞,倍受教育。厉家寨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在中华大地永放光芒,将激励着中国人一代接一代传承发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