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暴殄天物”中的“殄”不读liǎn,也不读zhěn,正确读音是什么

2025-07-22 07:53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暴殄天物”中的“殄”不读liǎn,也不读zhěn,正确读音是什么

暴殄天物,一字读错满盘皆错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暴殄天物"这个成语,但"殄"字的读音却常常让人犯难。有人读作"liǎn",有人读作"zhěn",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看似普通却蕴含深意的汉字世界。

字形演变里的智慧

"殄"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会意字。上半部分是"歹",表示死亡或伤害;下半部分是"贝",代表财物。两部分组合起来,就形象地表达了"毁坏、灭绝"的含义。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殄"字的写法虽有变化,但基本构件保持稳定。直到现在使用的楷书,我们依然能看出这个字的造字本意。

成语溯源与文化底蕴

"暴殄天物"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天之所废,必有所废;天之所置,必有所置。夫子知其所废,而不知其所置,是以暴殄天物而不知其务。"这段话是在批评一个不懂得珍惜上天赐予之物的人。

成语释义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暴虐地毁坏天地所生养的万物。引申义是形容肆意糟蹋、浪费物资。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批评那些不懂得珍惜、随意浪费的行为。

古文献中的璀璨印记

在诗经·小雅·节南山中有这样的诗句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谁陟予音。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殄"字,但表达了对浪费和破坏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一座巍峨的南山,暗喻国家的根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败坏、资源浪费的忧心。

读音辨析

现在终于到了揭晓"殄"字正确读音的时刻。"殄"字的正确读音是"tiǎn",既不是"liǎn",也不是"zhěn"。

记忆小窍门

要记住"殄"的读音,可以和"天"字联系起来。"暴殄天物"中的"殄"和"天"押韵,都是"ian"韵母。可以编个顺口溜"暴殄天物要记牢,殄字读音和天交。"

多音字辨析

值得注意的是,"殄"是一个单音字,只有"tiǎn"这一个读音。有些人之所以会读错,可能是把它和形近的"展"(zhǎn)或"佃"(diàn)混淆了。

生活中的智慧启示

了解了"暴殄天物"的来龙去脉,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的浪费现象。从餐桌上的剩菜剩饭,到过度包装的商品,再到随意丢弃的物品,处处都能看到"暴殄天物"的影子。

古人造字的智慧提醒我们,"殄"字本身就带有警示意味。上半部分的"歹",仿佛在告诉我们浪费就是一种"伤害";下半部分的"贝",则时刻提醒我们要珍惜财物。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重温"暴殄天物"这个成语的深意,不仅能让我们正确读出这个字,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领悟到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观和价值观。让我们从正确读音开始,一起践行节约的美德,让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