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惧鲸的龙子——蒲牢

2025-05-19 18:37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惧鲸的龙子——蒲牢

蒲牢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

《文选》汉班孟坚(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

《注》:"(三国)薛淙《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民间有 “钟声响,鲸鱼撞”的俗语。相传,蒲牢原生活在海边,虽为龙子,却害怕庞然大物鲸鱼,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会大叫不止。于是,人们根据其特点,将其形象置于钟上,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地撞击蒲牢,求其声大而亮,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老人们常说:“撞钟时许下一个心愿,这时候的祝愿最灵验!”

北京城的“九门八点一口钟”之说,讲的就是蒲牢的故事。

“九门”是指老北京城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其中八个城门挂着点(报时的器物),崇文门却挂着一口城钟。

据说,起初,龙子蒲牢不分场合地点,在北京城东南方乱吼扰民,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派军师姚广孝去降服蒲牢。

姚广孝法号道衍,是出将入相的大和尚,他知道“蒲牢”的来历和特长,就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的点摘下来,换上铸有蒲牢城钟,让蒲牢守护。蒲牢从此一心一意为京城百姓效力,发出的声音洪亮又通人情,秀才听到的是“中榜!中榜!”官员听到的是“廉洁!廉洁!” 商人听到的是“交税!交税!”夫妻听到的是“恩爱!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