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学生上厕所需持通行证,或是今年最大怪事,您怎么看?

2025-03-06 09:11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学生上厕所需持通行证,或是今年最大怪事,您怎么看?

01、学生上厕所需持通行证,或是今年最大怪事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阳江一学校高中生要带通行证才能进厕所,并且牌子上印有学校盖章。起初听闻这一消息的时候,觉得是个假新闻,太过匪夷所思,然而现实有时过于魔幻,没想到此事是真的。

此事在网络引发热议之后,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政策刚开始实行,此通行证只限于晚自习期间使用,为了避免学生三五个人一起去厕所,方便学校管理。9月25日,阳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和学校确认,确实有这个通行证,但具体情况还在了解中。

倘若不是当地教育局出面回应的话,还以为是有人在恶作剧,但遗憾的是此事是真的,足以让不少心情过于沉重,不仅要追问,某些学校为何走此极端,是迫于无奈,还是领导拍脑子的奇葩决定。

吃喝拉撒本是人的正常需求,更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绝非一件小事。入厕需持通行证,并加之种种限制,看似为了管理学生,防止学生出危险,实则是对学生人身自由的限制,或许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校教书育人的理念背道相驰。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情绝非涉事学校一家发生,也绝非孤立。据媒体报道称,2022年9月,河南某中学要求学生错峰如厕,每次只允许三个男生三个女生去;2018年5月,云南某中学要求学生上课期间去厕所需要填写请假条,还要找两位老师签字……

种种如厕限制,令人惊愕的同时,大都认为拿学生的生理需求来管理,这样的规定有悖学校人性化教育的理念。而且把上厕所这样简单的小事搞得这么复杂和繁琐,与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宗旨相去甚远,学生也不该成为这些“奇葩规定”的“买单人”。

02、荒诞现实的真实缩影

身处教育领域的朋友自然是了解当前教育环境的,学校每项教育举措出台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教训,都是现实案例总结的经验。

看似奇葩的背后,实则也透着学校的良苦用心,毕竟晚自习期间,学校的安全压力很大,倘若有学生在上厕所时出现意外,学校往往会被追究责任,让学校也很难做,以至于有网友表示理解学校的做法,认为学校负责。

要知道,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但凡学生出事,学校就要担责,让学校教育束手束脚。为了减少担责的可能,学校只能禁止一切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外的活动,如取消课间活动、减少运动会项目、取消春秋游项目等等,又在教学楼、宿舍窗户装上了护栏,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如此这般,入厕需持通行证倒也能够理解。

当然除了保护学生安全之外,学校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借上厕所之名摸鱼,或溜到其他地方玩耍,不能好好在课堂听课,所以才以通行证的方式来“限流”。

03、奇葩校规背后的异曲同工

然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引导学生向上成长,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而采取极端的措施,要求学生凭证如厕,看似杜绝了上述问题,那也只是堵而不是导。不解决事情的根本,光靠强硬的措施予以禁止,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其他途径去做一些学校禁止做的事情,一旦出事,影响会更加严重。

因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原因,都不应该剥夺学生上厕所的自由,即使因为上厕所出现一些难以管理的问题,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予以引导和示范,而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手段,看似方便了管理,实则是凸显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无力,其不良影响可能会持续很久。

学生上厕所要求持通行证之类的行为,奇葩规定的背后实则透露学校管理理念的异化,在功利主义理念下,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将学生大部分潜力在短短时间予以压榨,单纯注重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道德和心理的教育,让部分学生“成才”,而未“成人”,甚至抹杀了学生的独特性,以方便管理,以方便学校出成绩,方便某些领导出政绩。

从培养人到培养分数,从教会学生生活到为升学做准备,从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到追求升学率,某些学校早已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只要出了成绩就是成功,只要学生不出事就是底线,至于民意测评差一些,学生心理问题多一些,这都不是问题。

学生上厕所是小事,但教育不就是一件件小事做起来的么,只有把“关键小事”做好,才不会出大问题,教育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